原文:https://www.cmde.org.cn/splt/ltwz/ltyy/20190719110840330.html
发布时间:2019-07-19
版权归属原文
为应对软件快速迭代开发等特殊性所带来的监管挑战,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17年启动了软件预认证试点项目,2018年4月发布初版工作模型(0.1版),经两次修订后于今年1月发布1.0版工作模型,尝试将软件监管模式由基于产品的传统模式改为基于制造商质量与组织卓越文化(CQOE)的模式。
一、项目概述
软件预认证试点项目旨在评估制造商是否已建立质量与组织卓越文化,是否能够持续保证软件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质量与组织卓越文化包括五个卓越原则:产品质量、患者安全、临床责任、网络安全责任、积极文化。其中产品质量是指高质量开发、测试、维护软件;患者安全是指以患者安全为关键决策因素;临床责任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开展临床评价;网络安全责任是指主动保证网络安全;积极文化是指积极评估用户需求并持续改进。
该试点项目当前仅适用于独立软件,包括人工智能软件功能,后续将扩至软件组件、软件附件等全部医疗器械软件。
二、工作模型
软件预认证试点项目全生命周期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卓越文化鉴定、审评路径判定、流畅审评、真实世界性能评估。
卓越文化鉴定基于制造商所定义的过程、活动和评估指标,结合12个领域及配套元素来判定软件预认证类型。12个领域源自国际医疗器械监管机构论坛(IMDRF)独立软件工作组文件N23,包括领导与组织支持、透明度、人力资源、基础设施与工作环境、风险管理、配置管理与变更控制、过程与产品监测、外包管理、需求管理、设计与开发、验证与确认、部署与维护。预认证类型分为两种:1型适用于低风险软件,且制造商前期没有软件产品开发经验或开发经验有限;2型适用于中低风险软件,且制造商前期有充足的软件产品开发经验。
审评路径判定依据IMDRF独立软件工作组文件N12风险框架确定软件产品风险水平(由低到高分为Ⅰ~Ⅳ级),并结合风险水平、注册类型(首次注册、重大更新、轻微更新)、预认证类型确定审评路径。以首次注册为例,风险水平为Ⅲ、Ⅳ级的软件需要流畅审评;对于风险水平为Ⅱ级的软件,预认证1型需要流畅审评,预认证2型无须审评;风险水平为Ⅰ级的软件无须审评。
流畅审评包括管理元素、产品元素、相关元素。其中管理元素包括制造商财务信息、真实性声明等信息;产品元素包括临床算法、临床数据分析、网络安全、标准符合性、风险分析、说明书与标签、需求规范、更新历史、产品演示、软件体系结构、软件确认等信息;相关元素包括卓越文化鉴定、审评路径判定、真实世界性能评估计划等信息。FDA计划建立一个能够消除重复、持续迭代、自动化的流畅审评过程。
真实世界性能评估包括真实世界卫生分析(RWHA)、用户经验分析(UXA)、产品性能分析(PPA)。其中真实世界卫生分析是指软件产品真实世界临床情况分析,包括人因与可用性、临床安全性等;用户经验分析是指软件产品真实世界用户使用经验情况分析,包括用户满意度、用户反馈等;产品性能分析是指软件产品真实世界精确性、可靠性和网络安全等情况分析,包括产品性能、网络安全等。FDA要求制造商建立真实世界性能评估计划,并持续监测。
三、实施情况
FDA当前已招募9家公司开展软件预认证试点项目,行业涵盖医疗器械和信息技术,规模涵盖大公司和小公司。
FDA计划于2019年选择独立软件的重分类(De Novo)和上市前通告(510k)项目进行软件预认证测试,包括回顾性测试和前瞻性测试。其中回顾性测试是指基于前期已批准上市产品的对比测试,前瞻性测试是指基于正在申报产品的模拟测试。同时,FDA将结合测试情况和公众反馈意见进一步完善软件预认证工作模型。
软件预认证试点项目若能取得成功,将开创医疗器械软件监管的新篇章。但目前在试点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进展缓于预期。尽管如此,仍值得我们持续跟踪和研究。
审评一部 彭亮 供稿
评论区